10月16日上午,同济大学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联合培养技术转移方向研究生开课仪式圆满举行。此次开课的班级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第一届技术转移班,由2020级15名优秀的MBA和MPA学生组成,聚焦汽车、数字化转型、医疗健康等领域。参加本次仪式的有同济大学MBA/EMBA中心学术主任苏涛永教授、同济大学MPA中心主任周向红教授、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副总裁朱江先生、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东部地区)副主任杨文硕老师。

首先由同济大学MPA中心主任周向红教授致辞。周老师表示,应达成一个人民城市为人民建的价值共识,将多学科融合赋予技术转移课程更多层面的实践可能,拓展学生视野,容纳更多新观点,创建多元共享主体,提升技术转移方向课程的包容性。

接下来由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副总裁朱江先生致辞。朱江先生表示现阶段国家体系中对于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依旧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问题,但依托上海科创建设战略,技术端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一发展趋势中,技术转移人才缺口与人才管理问题逐渐显现。本课程致力于技术转移复合型人才培养,朱江先生预祝新班开课顺利,并希冀各位同学能够学以致用,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发展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同济大学MBA/EMBA中心学术主任苏涛永教授在致辞中提到,作为首批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高校,同济大学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联合培养技术转移方向课程紧抓科技发展机遇,重视社会热点下的人才缺口问题,着眼于技术转移体制机制创新,为国家战略提供人才支持。苏教授表示技术转移课程的难点在于三个方面:它不是一个行业,不是一个具体专业学科,也不是一方能完成,因此需要多方主体充分合作,整合资源,培养相关人才,推动技术成果转化。

作为教师代表,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东部地区)副主任杨文硕老师在发言中表示,愿与同济大学一道,深挖技术转移课程多层面发展可能,积极探寻新问题、新难点,站在新起点上开发课程,为上海科创建设及我国技术转移战略培养高层次复合人才。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硕神州”(即作者为专硕神州;下面的来源也是同样的道理)、“来源:MBAHOPE”、“来源:EMBAHOPE”、“来源:MEMHOPE”、“来源:MPAHOPE”、“来源:MPAccHOPE”的所有作品(或者专硕神州用其他转悠名义发布的作品),均为专硕神州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硕神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文转载于同济大学MBA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任何侵权或者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邮箱:yes@zhuanshuocn.com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