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是一种选拔性考试,而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确切地说,“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足够高的通关概率”。所以,准备考试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考试建立一个全面的认识。
考试的科目、时间和分值分布是肯定要知道的!

其实只要你透过题型、数值、时长的观察,再加上自己做一套真题,应该很快就会感觉到这个考试的一些出题特点:
首先,出题者创造了一些新的题型。以前的选拔性测试中很少见到,如数学里的条件判断、作文内论证的有效性分析、英文阅读理解中的最后一篇新题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考生准备考试的第一个机会,就是通过对这些题型的熟悉,与那些没有备考或不认真备考的考生能够很容易地拉开差距。许多优秀的考生对自己很有信心,不熟悉考试形式,就会在这些新的题目上栽跟头。
其次,考试时间的分布也不够合理。做了很多真题练习之后,会发现英文的180分钟是绰绰有余的,而综合题则是手忙脚乱。不管你的逻辑有多清楚,面对30道冗长的逻辑题,想压缩在60分钟内完成,如果不做任何训练和练习,肯定会很吃力。在与一些优秀考生交流后,大家一致认为,对于看一段很长时间(超过2分钟)的习题,蒙一个比计算收益更大。在你的实力没有被绝对碾压的情况下,战略性放弃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最优的。有些逻辑题,如果没有时间限制,你也许真的可以玩味半个小时,但他只得了2分,你损失的是本应该写的时间,得不偿失。
最后、部分题型易短时间提分。要从题型上看出,有些题型是可以通过练习后才能突飞猛进的,比如论证有效性分析,有些就没用了,比如完形填空,所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调整精力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