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6日晚,应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MPA教育中心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孙柏瑛教授以《中国城市基层治理转型叙事:场景、演化与理论关怀》为题发表演讲。本次讲座由政府管理学院赵成根教授主持,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MPA教育中心主任田凯教授和MPA教育中心副主任孙明助理教授参与了本次论坛。由于处于防疫期间,本次讲座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举行,近200名同学通过网络参与了讲座。
赵成根教授对孙柏瑛教授的学术经历进行了介绍。孙柏瑛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孙教授的研究领域为公共行政理论、地方治理、基层社会治理等。
讲座伊始,孙柏瑛教授梳理了基层的概念变迁过程。她指出,基层管理方式的改变折射出国家治理模式的变迁,对基层治理进行历时性分析有助于提示对国家治理的理解。孙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的结构、功能和行为转型。她认为,基层治理并非新问题。中国作为大国,政治和治理存在一个基本命题:在地域广阔、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背景下,国家与社会关系如何调整。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国家的基层治理制度比较,孙教授整理出上下分层、以党建国、单位体制和再组织化等四个阶段的基层治理方式,并由此总结了城市基层治理运行的三大基本逻辑,即政治行政逻辑、市场逻辑和自治逻辑。
孙柏瑛教授提出,可以从城市基层治理结构、治理功能、治理组织化和治理技术四个视角,分析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快速增长的历程。在治理结构的视角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传统国家体制被解构,国家与社会关系被重理,由此产生再组织化过程,即以政党中心主义驱动基层社会的多元力量整合,再造城市基层秩序。在治理功能的视角下,每个阶段的治理城市基层治理有共同的职能,但每个阶段突出的重点不同,总体特征是从实验主义走
讲座最后,孙教授对城市基层治理进行了理论反思。她认为,宏大的理论叙事抽象了现实而具体的场景和真实的国家与社会间的互动关系,但交往过程和集体行动往往植根于基层治理的本地化经验。她呼吁运用一种“中层理论”,体现城市基层治理的多样化与本地化经验。
田凯教授对孙柏瑛教授的演讲进行了评议。他首先感谢孙柏瑛教授作为杰出院友莅临演讲。他认为,孙教授此次讲座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城市基层治理的演变与治理逻辑,展现了孙教授敏锐的观察力和系统性的思考,为与会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赵成根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孙教授通过对中国城市基层治理进行历时性分析,系统梳理了城市基层治理的转型过程与阶段特征。孙教授身体力行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结合实践案例为同学们提供了基层治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双重指导。他鼓励MPA同学进一步阅读孙教授相关文章,将这种知行合一的精神运用到论文写作和日常工作之中。
最后,同学们与孙柏瑛教授就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措施、基层社会道德体系对基层治理的作用、12345“接诉即办”的发展方向等问题展开了讨论。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硕神州”(即作者为专硕神州;下面的来源也是同样的道理)、“来源:MBAHOPE”、“来源:EMBAHOPE”、“来源:MEMHOPE”、“来源:MPAHOPE”、“来源:MPAccHOPE”的所有作品(或者专硕神州用其他转悠名义发布的作品),均为专硕神州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硕神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来源于专硕神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任何侵权或者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邮箱:yes@zhuanshuocn.com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