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现场
2021年9月17日,《光华第一课》/《价值引领与职业规划》课程开讲啦!这一课程针对2021级本科和专业硕士新生开设,旨在帮助新生迈好燕园大学第一步。首次课程邀请到学院院长刘俏教授讲授,他以“Thoughts in a Somewhat Random Order”为题,启发同学们认识学院、认识时代、认识自己。
刘俏院长讲授《光华第一课》/《价值引领与职业规划》
本科研究生项目执行主任沈俏蔚教授主持
下面,让我们在同学们的字里行间重温课堂的精彩内容:
1、认识学院——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换位视角
如果从教育者本身的视角来看光华管理学院,内里的蓬勃生机、充满活力的发展动态,或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与迫切的教学需求,是否和外界隔门而观的模样迥然相异?
在课程的第一部分,刘俏院长建议我们进行一种“换位”的审视,从一个全新视角认识光华。他提到:“光华36年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同步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增加了35倍,微观经济单元(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达到1.45亿,经济社会的动态发展促进了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经济”和“管理”在当今社会依旧是显学。而光华管理学院自1985年建系以来,每一步发展都与国家经济同频,光华的脉搏始终与商学教育的跃动共振。
重温过往是为了更好地定位与出发。当意识到光华管理学院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时,我们需要做的是摆正位置——在中国,在世界,在时代。正如刘俏院长所言:“光华正处于一个为自身定义‘独特价值定位’的关键节点。”
因思想,而光华。刘俏院长再次强调,“思想性”是光华管理学院的培养重心和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在这之前还有一个前提——“因学术,而思想”。他说:“我们的教员是年轻的、充满活力的,热爱研究,且关注周边事物发展。光华始终使用国际通行的研究方法,以新带新,强调对时代第一性问题的研究。在这里,重视学术的光华人能够潜心沉淀,在外界误解的喧嚣商学环境中不忘初心地做好学科发展。
刘俏院长告诉我们,在学术研究领域,可以见到学术价值判断上有两个极端:tautology(套套逻辑)和没有一般性的“理论”。当一些人认为某些思想无法被证伪,却忽视了理论的阶段性时,同样地,中国商学研究中也缺乏对诸如“包容性增长的缺失”、“逆全球化思潮”、“中国经济的长期结构性问题” 等重大问题的系统研究和回应。基础研究严重不足,对具有一般性、第一性的经济和商业规律的系统研究的匮乏让调和与平衡变得困难。
与之类似,在人才培养方面,亦存在着商学教育的“产品”与市场期待存在较大距离的艰难困境。刘俏院长指出,许多同学“从众心理强”,对“权威”、“大家”的固化崇拜让ignorant certainty(无知的确定性)成为显性问题,这一点他在课程的第二个部分进行了更深入的阐释。同时,缺乏对基本规律以及empirical facts(经验事实)的认知和敬畏也是人才培养的一个痛点。他强调,光华人应具有在“变革时代”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意愿,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教育的使命。
敏锐锚定问题后,院长带领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光华的人才培养价值链(Talent Training Value Chain)上,同学们内心的冲击感不言而喻。
对于本科生,院长这样描述:“本科生决定学院的底色。因此,需要对课程与培养体系进行反复追问。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是否适合变化的需求?与培养目标之间的落差怎样弥补?”关于博士生培养,他认为,“学科建设贡献者”和“学术带头人”的目标是一种发展机遇,更是在流动社会中进行体系建构的光华的责任。关于专业硕士的教育,analytical skills、 quantitative and moral reasoning、China and global insights等能力素质的要求正是要让光华人进行深入思考:在经济社会中自己能够参与什么?如何才能进行有价值的缔造?
反省与创造,是光华管理学院中交相响起的嘹亮乐曲。在课程第一部分的最后,刘俏院长引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作结:“A great universityplaces its graduates in the greatest places in the world; if there is none,they would create such a place. ”(一所伟大的大学会把他的毕业生安置在世界上最伟大的地方;如果没有,他们会创造这样一个地方。)在追溯与重审中,学院正迈着年轻的步伐走向未来、走向流动,走向灿烂的辽原!
2、认识自己——群山在呼唤,我必须出发
在课程的第二个部分,刘俏院长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向新生们分享了他对“光华岁月应怎样度过”这一问题的看法与思考。
首先,刘俏院长提及三个数字:1000万、一百万分之一和100。
1000万既是近些年中国参加每届高考的考生数,又代表自1978年以来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总人数。作为北大学子,我们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1%。我们的身边,优秀的伙伴互相激励。能置身这样良好的氛围,我们倍感幸运,但我们不能只靠自己的朋友圈来认识中国经济,这样片面的取样,谬之大矣。刘俏院长嘱咐我们:“成为1%的人,认知99%的人,扎根在中国大地上的研究,方能行稳致远。”
如果以20年为周期,每年做一个选择,那么你每一次选择,就是220中的一个,这样的概率,甚至小于一百万分之一。未来是多元、开放、充满不确定性的,我们都是“大集合中自由移动的点”,不应为未来设限。
100则来自Lynda Gratton和Andrew Scott的《The 100-year life》这本书。不久的将来,当人类很有可能突破100岁的寿命时,我们又该如何界定自己的人生?当我们中年有为,实现财务自由后,未来的半生里,怎么过才有意义?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接着,院长分享了自己的几点所思所感。
不要过早地定义自己,我们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Go out to make mistakes when you are young;you may lose battle in your early life, you won’t lose the war.”一帆风顺未必是好,我们也很难做到一次成功。看淡一时的得失,多一点trial and error的探索,我们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养成好的思考习惯,培养批判性思维。还记得院长在第一节经济学课堂时,曾提到思维模式的三个阶段。高中阶段,我们大多处在第一阶段“Ignorant Certainty”,即“无知的确定性”。这是一个盲目相信的阶段。但任何不能被证伪的思想不能称之为真理,而是信仰。只有通过质疑、提问,搭建因果关系,才能触及真理。A problem definermatters more than a problem solver, 大胆假设,小心验证,逻辑自洽,培养成熟的思维,在复杂现象面前,我们不应囿于解决问题,而应有定义真正问题的魄力。
阅读并养成写作的习惯。通过批判性阅读的方式引发思考,而不是成为被“填鸭式”知识灌输的那一类人。阅读后的写作是一种反馈,不必篇篇都是专业论文,随笔感想本就是构建你思维框架的一部分。
注意健康。多跑步,多锻炼,也关注心理健康。当你确实遇到一时过不去的坎,不要憋在心里,找好友、教授、行政老师多交流,他们或许不能提供确切的解决方案,但这样的分享本身,就能帮助你缓解失落的情绪。
Be gritty! Get yourself geared up for a goodfight! 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积极面对未知的不确定性。
具备底线思维。最坏的打算背后又最万全的准备与最积极的努力,方有“浪来如山倒,心中自有锚”的底气。
此外,刘俏院长还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他从读完PHD在港大当助理教授,后进入麦肯锡公司担任咨询顾问,几经辗转最终在32岁回归学术研究的经历。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攥住自己人生的选择权,不断尝试、学习、改进。如果在我们的生活轨迹上做一条切线,从未来切到现在,那它应该属于细水长流而具有robust的模样。保持思想力,不为未来设限,我们永远年轻,永远在路上!
如同课程介绍中所言,“光华第一课”永远是第一课,而我们也永远在路上,走向不被界定的可能。在秩序莫测、前路难辨的世界中,我们用思想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与自我创造,审视过往并奔赴未来,拥抱“未名博雅,家国天下”!
3、学生感悟
我们这些少年一无所有,却也因此无所畏惧。大千世界缤纷万象,我们最在乎什么,我们热爱着什么,我们愿意为了什么奉献余生光热,事实上没有一条金科玉律可以替我们作答。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终于明白,趁着年轻,应该勇敢地去尝试,不必忧心成败,不必心怀负担,让灵魂脱离这个贴满标签的躯壳,赤裸地飞翔于海阔天空之间。纵使大浪湿羽,大风折翼,我们终将觅得内心深处的桃源。那里不必有葡萄美酒,亦无需琼楼玉宇,因为热爱,所以可以将苦难甘之如饴。最好不过,往后余生,都为真正的自己而活。——王涵
本次课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俏院长介绍自己32岁的人生转身,从商界回归到学术圈。这使我思考:当我们面对人生的重大转折点时,往往会面临着理性分析和感性判断之间的trade-off。形象一点说,就是面临着理想与面包之间的权衡取舍,这时我们应该如何做出让未来的自己无悔的选择呢?这个问题或许是人生的根本问题之一,我很希望能够在燕园、在光华,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王译萱
院长告诫我们要有底线思维,学金融的更要时刻依法依规,勤劳致富。与此同时,院长提醒我们要注意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阅读习惯,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让我对大学所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知道了大学不能局限于学习书本。此外,院长还特地提到了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叮嘱我们一定要关注和思考什么是时代的第一性问题,并把自己的所学运用在碳中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帮助思考和解决中国发展中的问题。希望以后我也有机会能将今天的感动化作建设祖国的力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光荣的一份子。——刘子健
听完刘俏院长带来的光华第一课,“选择”一词在我脑海中反复回荡。选择是人生最重要,也是必须要反复面临的一件事,因为你的人生就是你一生所做的无数选择的总和。要想做出好的选择,要学会放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就像院长告诉我们的那样,在做出生命选择的时候,要抵御世俗功利的诱惑,倾听内心的声音。想要做出好的选择,就要把选择权握在手里。用技能、知识、智慧武装自己,同时“不过早地定义自己”,给自己留下选择的机会,不会被迫或不自知地被外界牵着走,才能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在浮躁中选择沉潜,在你追我赶的竞速时代中选择放慢脚步欣赏生命路程的风景。因思想,而光华。在光中,高贵生长。——高易
人们投入精力越多的事情,越有可能成功。可是多数人总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并不热爱的事情上,不清楚自己真正希望得到的东西是什么。他们总有那么多紧急的事情要做,以至于根本关注不到更为重要的事情。偶尔放弃我们熟悉的环境,勇敢跨出属于自己的舒适区,努力体验每一种生活,去探寻多种可能。努力朝着积极的目标去思考,我们的内心便会少了一分焦躁,多了一分沉潜。——巩子瑞
院长的话给予我很多思考。我逐渐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个更清晰、更深入、更理性的认识与展望。我们这一代人的选择应当与社会、与国家、与时代紧密相连。当这个宏大的概念下沉到每一个个体上时,我意识到我的人生应当具有这样一种意义:不是聚焦于个人的财富敛集,而是致力于实现共同价值;不是只关心自己与周围,而是胸怀天下。为此,我必须谨慎地立目标,因为很有可能未来的所谓“成功”实际毫无意义。但未来具体是什么图景,我现在决不可能看清,而这正是它的魅力。院长提到“百年人生”,以百年的人生尺度考虑,有许多选择是不急于“一做到底”的,我可以不断探索各种可能性,我相信我会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属。——张芮
很多时候,让我们浮躁和焦虑的,往往不是面对未知的一切,而是即将到达的前路。我们常常因惰性驱使,寄希望于别人给出的指引,希望可以万无一失地选择最对的那条路;也常常心怀侥幸,认为四处碰碰运气,便可轻而易举地迎来柳暗花明。要知道,一个不会独立思考和判断的人,如同不知道方向的鸟,即便拥有整片天空,也无法真正飞到想去的地方。有时,非要自己去尝试、去体验、去经历,才可能拨开云雾见青天,才可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宿洪彬
理想的光华人应该是不被定义的,正如刘俏院长所说,或许有的人到三十二岁才会找到自己想要的,抑或有的人,像威廉·毛姆的《刀锋》中写的拉里一样,恰风华少年,便早早地意识到什么是自己灵魂中的星辰,即使与俗世的价值观相背离,也愿意去追寻自己的人生。而不被定义的自由,是因思想而光华的视野,更是北大兼容并包的传统。年轻,代表着无限的可能,代表着挥洒在五四运动场上的汗水,代表着埋首在北大图书馆的时光,代表着敢于尝试敢于犯错的勇敢。而这些错误,最终都会连缀成一片璇玑,无论身处何方,北京大学的星河中,永远有着远燕的一席之地。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我想,这应该是光华学子的未来与远方。——王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硕神州”(即作者为专硕神州;下面的来源也是同样的道理)、“来源:MBAHOPE”、“来源:EMBAHOPE”、“来源:MEMHOPE”、“来源:MPAHOPE”、“来源:MPAccHOPE”的所有作品(或者专硕神州用其他转悠名义发布的作品),均为专硕神州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硕神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来源于专硕神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任何侵权或者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邮箱:yes@zhuanshuocn.com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