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清华的精神与文化?这或许是每一位清华新生想要了解的问题。这篇文章就为各位新同学带来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所阐释的清华大学110年积淀的光荣革命传统和精神文化,希望大家继承光荣传统,赓续精神血脉,做新时代清华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也是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4月19日,校庆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清华考察时指出,清华大学诞生于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成长于国家和民族奋进之中,发展于国家和民族振兴之时。110年来,清华大学深深扎根中国大地培育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形成了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教书育人特色,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培养了大批可堪大任的杰出英才,这是一代代清华人拼搏奋斗、勇攀高峰、争创一流的结果!
清华大学110年积淀的光荣革命传统和精神文化:
一、爱国奉献,追求卓越
清华110年的历程,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一个缩影,更是一部爱国奉献的史诗。
1、投身救亡图存
清华的建立是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知耻图强、前赴后继的生动缩影。因为清华特殊的建校背景,从建校之日起,“明耻”、爱国成为清华学子非常自觉而清醒的意识。民族耻辱与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交织在一起,激励清华师生不停地奋斗,爱国奉献成为贯穿清华历史的主线。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发起“五四”运动。5月9日,清华学生举行国耻纪念会,要求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26年11月,清华第一个党支部成立,今年也是清华党组织成立95周年。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共有近700名地下党员在清华地下党组织中拼搏战斗过。
“三院遗址·清华第一个中共党支部诞生地”纪念物设立在图书馆逸夫馆南侧的草坪内,该处恰为原三院正门所在位置。
1916年进入清华求学的施滉学长,是清华留美生中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34年初在南京雨花台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年仅34岁,被誉为“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
施滉
“一二·九”运动中,时任清华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的蒋南翔草拟了《告全国民众书》,“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清华师生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英勇地站在“一二·九”运动的前列。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清华先后迁往长沙、昆明,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正是怀着强烈的忧国意识和爱国热情,鼓励联大师生克服万难,发奋学习,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以及多位后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各行各业骨干等,创造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奇迹。
2、一代代接续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清华人以高昂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在服务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国庆50周年来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这其中有14位曾在清华学习或工作过。
1960年3月,一群青年人怀揣着“核能梦”走进昌平南口燕山脚下被称为“200号”的小院。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3岁半”的队伍喊出“用我们的双手开创祖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天”的豪迈口号。60多年来,“200号”的师生们一直生动践行着“建堆报国”的理想。作为中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实体研究院,“200号”突破了低温供热堆、高温气冷堆技术,并在山东荣成建设了全球首座商用的第四代核电示范工程,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核能研究成果。
核研院60周年纪念碑——“为了和平与安全”,这也是新世纪以来核研院的新愿景
上世纪50年代,国家开始规划青藏铁路设计。1975年,学校8个院系、25个专业共15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响应祖国的号召,满怀着“笑迎高原暴风雪,定叫拉萨连北京”的豪情壮志,一干就是30年,攻克了极端条件下的世界性工程难题,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
3、青春奉献祖国
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当代学子手中,我们依然看到了清华学子义无反顾的热忱。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全校师生自发组织无偿献血,千余人在C楼前从下午一直排队到凌晨都不愿离开,献血量占北京市当天向灾区输送血液的六分之一。
2019年,全校5400余名师生参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的保障工作,再到今年,1000余名师生参与建党百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展馆、纪念章设计等,只要国家有需要,就有清华人全力以赴的身影。
清华师生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志愿服务工作
同时,清华人始终奋战在追求科技前沿和攻克“卡脖子”技术的最前线。2016年以来,清华大学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00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33项;清华作为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52项。
2000年以来,学校积极开展就业引导,鼓励同学们“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在毕业选择时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了清华学子的普遍选择,毕业生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持续提升。近十年来,每年有超过80%的毕业生赴重点单位就业。
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
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一方面是解决学生的基本立场问题,一方面是教育学生掌握业务的问题。——蒋南翔
所谓“红”,是指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蒋南翔校长着重要求学生在思想政治上“上三个台阶”,即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每个同学有不同的基础,各按步伐,共同前进。
所谓“专”,是指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不仅有“干粮”还要掌握“猎枪”,理论要联系实际,要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1、“两种人会师”
为了帮助广大师生做到“又红又专、全面发展”,蒋南翔校长提出“两种人会师”,年轻的党团员教师要努力钻研业务,提高学术水平,学术好的教授和副教授要提高觉悟和思想政治水平。
1955年11月,蒋南翔亲自介绍我国工程教育界的老前辈、副校长刘仙洲教授入党,在广大知识分子中引起巨大反响。随后,张子高、张维、张光斗、梁思成等30多位教授、副教授先后入党。到1965年底,教师中党员比例已达50%以上。
刘仙洲先生
2、“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
1953年,清华大学创造性地建立了“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抽调一批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党员担任低年级同学的政治辅导员,成为我们坚持六十多年的特色经验与优良传统。1995年,为了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学校设立研究生德育工作助理,成为新时期“双肩挑”辅导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双肩挑”的传统培养了一大批又红又专的拔尖人才。
3、集体建设传统
集体建设在清华文化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研究生而言,也不例外。从党团班基层集体,到科研集体和各类学生组织,形式丰富多样。
“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清华老校长梅贻琦的这段话,恰恰生动地反映了研究生培养的规律。在清华园中也随处可见生动的导学故事。化工系金涌院士课题组“四世同堂”的故事。86岁高龄的金涌院士培养了三代学生,他的学生魏飞教授被评为清华大学“良师益友”。从魏飞老师实验室走出的“学术新秀”张强留校任教后,指导的学生张学强也被评为“学术新秀”。时至今日,课题组里已经走出了7位特等奖学金获得者、5位清华大学“学术新秀”和4名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
4、注重全面发展
清华一贯有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传统,将全面发展作为个性专长发展的基础,很多学长都是榜样。
程不时学长是中国第一代大飞机运-10的副总设计师,国产大飞机C919专家组成员。在校时,他除了学习航空系的必修课程之外,还选修了小提琴与“和声与作曲”课程。航空技术成为他终身的事业,而音乐则成为他终身的爱好。
体育教育是清华的另一个办学特色。建校第二年的1912年,学校即设立体育部。蒋南翔老校长曾提出了“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号召,2014年,研究生同学们喊出了响亮的“无体育,不清华”的口号,强化竞技项目群众化,增设趣味及体验项目,每年参与者超过6000人次。
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射落首金、首夺双金的杨倩就是经管学院2018级的学生,是学校体教结合培养的优秀学生运动员。
三、致知穷理,学问笃实
清华注重实干的传统和严谨务实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一代代清华人。
1、严谨为学,科学求真
“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是清华大学的学风。笃实的学风为清华人奠定了“致知穷理”的基础。从建校伊始到改办大学,清华一直延续认真教学、要求严格的校风,1930年理学院甚至只有三成学生顺利毕业。
刘仙洲副校长曾给学生王希季的一份考卷打了零分,理由是:没有按照要求的有效数字做完,故只能给零分。就是这位被打零分的王希季,主持了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研制的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发射,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曾深情地说:“没有当年的零蛋,就不会有今天的导弹的成就。”
严谨为学,也是新时代的清华人共同坚守的优秀品质。2016年特奖获得者、生命学院的万蕊雪面向剪接体结构与分子机理研究这一世界级难题时提出了一个实验即便连遭5次失败也要继续坚持的“六遍定律”;2017年特奖获得者、人文学院的孙可佳时刻以青年编剧和文化研究学者的双重身份关注当下的时代生活;去年的特奖获得者,物理系博士生袁永浩入学后主要探索低维量子材料中可能存在的全新物理现象,经过近三年的耐心探索才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果最终发表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
2、实事求是,勇于实践
实事求是是“致知穷理,学问笃实”的重要内涵。“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他,不唯洋,只唯实”,是清华师生一以贯之的“传家宝”,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华罗庚先生1950年至1957年在清华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他常常鼓励年轻人做学问不要迷信,要勇于和强者较量,认为只有和强者较量才能增长见识和做出高水平成果。对学术评价,他主张“早发表,缓评价”,“努力在我,评价由人”。他说:“我们以往有许多评价太急,在国外造成不好的印象。在国内我就不知道有‘华不等式’、‘华方程’、‘华算子’、‘华定理’等等,好的工作,国外人家是不会抹煞的,与其自己这样说倒不如10年20年后由人家说去。”这就是华罗庚先生的谦虚谨慎、言传身教。
3、勇于创新,不懈奋斗
追求学问非常重要的就是创新,不仅在具体问题的突破,还要争取学科性的开创。
建筑学院吴良镛院士主张将环境建设与社会进步统一起来,创建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他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工程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吴良镛先生也先后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改革先锋”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无线电系1963级本科生、著名天文学家、“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南仁东学长,用22年的时间打造了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实现了中国拥有世界一流水平望远镜的梦想。
四、人文日新,行健不息
“人文”始终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和基础。《易经》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日新”两个字源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每天都要革故鼎新。
1、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
清华人强调“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既不主张“全盘西化”,也不拘泥于传统文化,体现了一种视野宽阔、襟怀博大的兼容会通精神。
1925年,清华国学研究院正式成立。具体筹办人吴宓先生主张不是照搬或者盲从西方,而是要转化西学,以为民族精神的养分。对中国文化自身,吴宓亦采取会通的态度,在培养目标上明确“乃为中国养成通才硕学”。
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下,一代代清华人努力做到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博学多长。如郝景芳、梁旋、张春、李健、卢庚戌、缪杰等。
2016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正式落成开放,感受文化与心灵的碰撞,体验身临其境的艺术审美之旅。清华于2016年启动“人文清华”讲坛,邀请学校优秀的人文社科学者,在标志性建筑新清华学堂发表公众演讲,呈现清华大学在新时代的人文成就和思想成果,让清华新的人文之光照耀校园、引领社会。
2、行健自强,学无止境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是清华精神与文化的核心内涵,体现了清华人基本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成为保持自身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不竭源泉。
要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保持热爱读书的习惯。1929年,19岁的钱锺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入学时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览尽中西新旧书籍”。杨绛先生也在书中写道:“在清华大学里,最爱清华图书馆。”2001年,杨绛先生以全家三人的名义,将她和钱锺书先生的稿酬捐赠给母校,设立“好读书”奖学金,进一步激励清华的同学多读书、读好书。
2001年7月,杨绛重访清华大学图书馆时留影
学校不仅关心在校生的读书、学习,也持续关注毕业生、关注校友的终身学习。自2013年起,清华校友总会启动了以“推动校友终身学习、促进校友职业发展”为宗旨的“清华校友学堂”项目。2017年学校进一步推出“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服务校友成长成才,延伸清华育人成果,传承清华精神文化。2018年11月,首场“清华校友学习日”报告会举行,并决定每个月最后一个周六设立为“清华校友学习日”,根据校友需求开展专题讲座,洞悉时代发展的前沿与未来,感受科技与人文的交融共生。
3、扎根大地,服务人民
要做到“厚德载物”,就是要以博大的襟怀待人接物,责己严,责人宽,宽厚、锻炼自己的品行和德行,锤炼自己的品德修为,服务祖国人民。
1933年入学的费孝通学长,深入乡村田野,探访群众百姓,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他总计三次探访温州、三次探访民权、四次探访贵州、五次探访瑶山、六次探访河南、七次探访山东、八次探访甘肃、二十七次回访家乡江村,撰写了《江村经济》《生育制度》《乡土中国》等一系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为奠定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仅作研究要扎根大地,深入群众也是有效的工作方法、是清华党组织的优良传统。清华党组织到今年已经走过了95年的风雨历程,形成了爱国奉献、又红又专、实事求是、深入群众的优良传统。新时代以来,学校党委团结师生、依靠师生,风清气正、昂扬向上,党组织始终成为广大师生最可信赖的坚实依靠。过去一年,全校有3700多名同志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组织增添了新生力量。希望同学们能继承、发扬以清华校训和党组织的优良传统,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从好传统中赓续红色血脉、谱写华彩篇章。
4、谆谆教诲,殷切期望
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让清华的优良传统与精神文化在你们这一届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跑好属于你们的接力赛!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硕神州”(即作者为专硕神州;下面的来源也是同样的道理)、“来源:MBAHOPE”、“来源:EMBAHOPE”、“来源:MEMHOPE”、“来源:MPAHOPE”、“来源:MPAccHOPE”的所有作品(或者专硕神州用其他转悠名义发布的作品),均为专硕神州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硕神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文转载于清华经管EMBA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任何侵权或者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邮箱:yes@zhuanshuocn.com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