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20级MPA非全班白璐,在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宣传教育中心从事舆情监测、新媒体宣传、微视频拍摄和共青团等工作。作为一名首都三农战线上的宣传者,面对脱贫攻坚的胜利成功之际,聊聊我攻读中国传媒大学MPA的感受!
1、走出舒适圈,解锁新身份
随风飘舞的白杨树叶,落在了钢琴湖畔、明德桥边、银杏道旁,落在了莘莘学子们的求学之路上。带着对中传的美好憧憬与向往,我走进了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在这里书写新的故事,开启新的起点。
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职场人,重返校园的那一刻,有激动、有欢喜、有兴奋、有憧憬,有对曾经青春时光的回忆,有对未来学生生活的向往,但也有几分对未知的陌生与忐忑。
有人说,一边工作、一边读书,是件很辛苦的差事。确实,在备考的那段日子里,白天工作,晚上学习,每一个挑灯苦读的夜晚都要与疲惫和困倦对抗。然而,告别了白天的忙忙碌碌、吵吵嚷嚷,夜深人静的学习时光却显得格外静谧和珍贵,没有浮躁、没有喧嚣,有的只是自己那颗静下来的心,还有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永远定格在那些安静的夜晚……
习惯了日常的忙碌,习惯了固定的生活,熟悉的环境、熟识的人群,让我的工作、生活变得舒适与安逸,然而心中总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不能甘于这样下去,要迈出第一步,走出舒适圈,迎接新的改变,尝试新的可能。
《颜氏家训》有言:“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唯有读书可以贯穿始终,可以让我们不必孤独的远行。
所以,我感谢心底那颗没有被工作掩埋的小种子,心中那团没有被生活熄灭的小火苗,为我一成不变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和增加了更多新的可能。
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年少无知时,以为读书学习是天底下最熬人的差事,长大成人后,才明白读书是世间最公平、最好走的路。杨绛先生曾在《读书苦乐》中写道:“读书就好比到世界上最杰出的人家里去串门,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就高明,和他对质。此中乐趣,不足为外人道也。”所以说,读书可以让人驰骋古今、知晓中外,可以让人义理于胸、明辨是非,可以让人立德明理、博思致远,还可以开启智慧之光、滋养浩然之气、激发奋进之力。
那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回到校园来读书呢?我的感受是:
重返校园,可以感受那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这是高校的魅力;
重回课堂,可以感受那严谨务实的学术氛围,这是老师的魅力;
重拾书本,可以感受那书韵飘香的文字海洋,这是知识的魅力;
唯有在校园读书,才能多一份气定神闲,少一点浮躁虚华;
唯有在课堂读书,才能多一份思考沉淀,少一点无知盲从;
唯有拿起书本读书,才能沐浴知识的阳光,嗅到油墨的书香,感受精神的力量。
诚如廖校长在开学致辞中讲到的:“九层高台,起于垒土。垒起你未来人生高度的,就是你曾经读过的一本本书。优秀的传媒人,首先必是读书人,必是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读书,胸怀天下的读书人!”
3、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勤政为公,学术并举
“大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道统,是人们认识世间万物对立又统一的自然规律。天地万物本为一体,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人们才可以对待任何事物都如同对待自己一样,怀揣着同理之心,也就是一颗“公心”。这样的大道流行于上古三皇、中古夏商周三代圣贤治国理政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都曾引用《礼记》里的这句话,表达着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初心追求和“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
在中传政院里,就有着这样一群始终秉承“勤政为公,学术并举”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的政院人,他们以敬业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教学作风、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把公共价值、公共文化、公共服务、公共治理等理念传达给每一位莘莘学子。
高慧军老师为我们敲开了公共管理的大门,告诉我们在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要树立“以公共利益为最高原则”的价值观;
高萍老师带我们探索政府公共关系的内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我们树立“讲好中国故事”的公关新理念;
刘新鑫老师为我们讲述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我国城乡发展的现实状况、城市管理理念的演变规律,让我们坚信,用详实的专业知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守土有责的初心,一定能为城乡发展、国家治理注入新动能;
周亭、杨宇军老师用模拟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让我们了解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如何树立“有态度、有温度、有力度、有尺度”的政府新形象。
还有政治学、公共经济学、融媒体管理、公共英语、社会研究方法......等等,一门门课程不仅串起了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更串起了政院人“勤政为公”的公共治理情怀。
4、学干结合,知行合一,服务三农
天人合一求真,知行合一向善,情景合一审美,而“真善美”合一,就是孔子说的“仁”、老子讲的“道”、庄子追求的“逍遥”、王阳明践行的“致良知”。古圣先贤用不同的术语,一脉相承地阐释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强调“知行合一”的要求,既要加强学习,走在前列;又要结合实践,干在实处。
作为一名三农人,学业务知识、学专业技能,走进田间地头、走到农民身边,为的是了解农业发展、关注农民需求、投身农村建设;
作为一名宣传者,学传播理论、学宣传技巧,做主播拍摄短视频,用声音录制广播剧,为的是让更多大众感受三农变化、感叹三农成果、感知三农情怀;
作为一名中传人,在书本里、在课堂上,在一次次学术交流中,在一场场实战演练下,学真知识、长真本领,以学促行、以行践学,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做求真务实的实干者,更做坚韧不拔的青年奋斗者。
面对首都“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的市情农情,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探索首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上,我愿用传媒人的良知、传媒人的责任、传媒人的担当,用信仰为青春加冕,用行动为三农奉献!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硕神州”(即作者为专硕神州;下面的来源也是同样的道理)、“来源:MBAHOPE”、“来源:EMBAHOPE”、“来源:MEMHOPE”、“来源:MPAHOPE”、“来源:MPAccHOPE”的所有作品(或者专硕神州用其他转悠名义发布的作品),均为专硕神州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硕神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文转载于中国传媒大学MPA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任何侵权或者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邮箱:yes@zhuanshuocn.com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