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成立于2015年7月,医学部下属的教学和科研单位,是深圳市医学及相关学科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中心。
基础医学简介
师资&平台
深圳大学基础医学硕士点依托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本学科学术队伍包括教授34人,副教授19人,讲师及助理教授61人,其中特聘教授13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杰青4人,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获得者4人,国家优青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近3年获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70项,主持包括国自然基金7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及子课题3项、国自然重点与国际合作项目3项、重点重大项目6项、优青项目1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1.19亿元;以深大为第一署名或责任作者单位发表SCI/SSCI收录论文36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深圳大学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分为六个学科群,涵盖了几乎所有传统基础医学的二级学科。现拥有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医学合成生物学应用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省基因组稳定性与疾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组织器官区域免疫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标准化过敏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系统衰老与主动健康重点实验室、深圳市代谢与心血管稳态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抗衰老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新型天然保健品研究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细胞质量检测评价公共服务平台、深圳市骨科疾病再生技术工程实验室、深圳市过敏反应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市肿瘤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国际肿瘤中心、深圳大学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心、深圳大学等多个重点研究平台。
特色&优势
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本学科立足医学国际前沿,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凝炼研究方向,形成了如下特色与优势:
1)医学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该学科共有教授及副教授8人,包括许兴智教授(国内DNA损伤修复领域核心召集人)、楼慧强教授、魏朝亮教授、郑多教授、周光前教授、乐志操教授、栾萍主任医师、肖田副教授,致力于基因组不稳定性、肿瘤发生机制和治疗靶点、组织退变与再生以及细胞治疗技术的转化和应用研究,在DNA损伤修复、 肿瘤细胞周期调控、钙通道、线粒体功能方面国际领先。
2)生物化学及分子医学:该学科共有教授及副教授10人,包括朱卫国教授(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科学家、国家杰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刘宝华教授(国家杰青)、王子梅教授、吉坤美教授、SHUNICHI TAKEDA教授、夏立新教授、谷金科教授、刘向宇副教授、巩丽云副教授、李思思副教授,专注于DNA损伤修复与表观遗传修饰、生物大分子稳态、衰老分子机制与干预、尘螨过敏原、肿瘤靶向药物耐药机制等研究,在肿瘤基因组不稳定性与表观遗传调控、衰老分子机制及药物干预方面国际领先。
3)病理、生理及病理生理学:该学科共有教授及副教授17人,包括王晓梅教授、刘杰教授、胡东生教授、翟日洪教授、马晓松教授、金哲教授、白凤教授、应颖教授、刘立忠副教授、林桂淼副教授、吴序栎副教授、张明副教授、张小静副教授、刘文娟副教授,赵滢滢副教授、舒兴盛副教授、潘勇副教授,致力于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新方法,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以及心血管代谢异常的流行病学等研究,具有国际影响力。
4)免疫与病原生物学:该学科共有教授及副教授9人,包括陈心春教授(国家杰青)、杨平常教授、陈玮琳教授(国家优青)、邢少军教授、王雷(特聘教授)、黄钟教授、李凌云副教授、叶亮副教授、刘雪副教授,致力于研究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基础与转化,感染性疾病(结核病、艾滋病等)的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以及病原体、宿主、微生态交互作用与疾病防治。
5)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该学科共有教授、副教授6人,包括裴新海教授 、沙鸥教授(组胚学与胚胎学)、赵振富副教授、Taewan Kim副教授、蔡飒副教授、王军副教授(解剖学),以解剖、组织学与胚胎学等医学形态学为基础,致力于形态医学向分子层面及临床医学的转化研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肿瘤毒理及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脂代谢调控与受体蛋 白细胞内转运研究、筋膜学及干细胞与DNA损伤修复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6)药理学:该学科共有教授及副教授5人,包括程永现教授(国家杰青),吕德生教授、付利教授、吴海强教授、张素平副教授,致力于抗肿瘤药物靶点和创新药物、抗肿瘤的新颖免疫疗法、中药及天然小分子结构活性和分子作用研究,在本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医学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01);
生物化学及分子医学(02);
病理、生理及病理生理学(03);
免疫与病原生物学(04);
解剖与组织胚胎学(05);
药理学(06)。
年轻的基础医学院在学校及学部的领导下以基础医学教学为本,学科建设为基础,人才梯队建设为重点,引进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情怀、一流科研素养的新一代基础医学研究专家,成为我国基础医学教育的重要基地。
暑期班安排
时间&内容
时间:7月7-8日
活动内容:云宣讲+云导师互动交流+云在校研究生互动交流(腾讯会议);选拔优秀学员为2023年推荐免试入学硕士生。
(1) 学科点介绍:学科点概况,专业介绍,招生政策,导师介绍,课程介绍等。
(2) 学术讲座:各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导师做专题学术讲座:包括该研究方向的简介,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研究生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课题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成果,课题组主要成员简介等。
(3) 师生交流与研究生生活体验:学员自愿选择导师进行交流。
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2021年6月26日中午12:00
招生对象
具有推免权高校(含本校深圳大学)的有意推免或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2023届优秀本科毕业生。
申请材料
(1) 个人简介;
(2) 有效期内的身份证和学生证(每学期加盖有注册章);
(3) 前两年半成绩单(有学校教务部门或所在院系公章,如有不实,取消资格)与总评成绩排名证明(有学校教务部门或所在院系公章);
(4) 获奖证书;
(5)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或TOEFL成绩、或GRE/GMAT成绩等体现自身英语水平的证明;
(6)申请人还可提交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
注意:只需提交电子版本扫描件即可!!!
报名时间
(1)网上申报,加QQ群咨询了解。
2022深大基础医学暑期学校:534653491
(2)填写报名链接,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并上传相关材料。
欢迎全国高校2023届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填报深圳大学暑期学校报名管理系统!
系统网址:
http://ehall.szu.edu.cn/yz/ybm(请使用电脑端Google Chrome浏览器)
(3)申请材料电子版寄送地址:
申请人通过电子邮件寄送第四部分所述“申请材料”电子版,邮件主题及文件名为“学生姓名+毕业院校+2022暑期学校”。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硕神州”(即作者为专硕神州;下面的来源也是同样的道理)、“来源:MBAHOPE”、“来源:EMBAHOPE”、“来源:MEMHOPE”、“来源:MPAHOPE”、“来源:MPAccHOPE”的所有作品(或者专硕神州用其他转悠名义发布的作品),均为专硕神州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硕神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来源于专硕神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任何侵权或者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邮箱:yes@zhuanshuocn.com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