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

EMBA

网聚EMBA的力量
切换项目
登录后,EMBAhope更懂你,内容更有趣
发布头条
分享独家资讯
发布问答
有问题就有答案

重理工MBA智汇 | 姜松博士:普惠金融的本质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MBAhpoe

2021-12-09 02:45:04

+关注
普惠金融作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导语

普惠金融作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数字化技术不断演进,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目前普惠金融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重庆理工大学姜松副教授认为,解决普惠金融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重庆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理工大学MBA课程教师,担任《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青年编委,《重庆日报》专家库入库专家

重庆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联合中国MBA教育网,特别打造《智汇》栏目,分析行业热点和企业痛点,提供专家思考和观点,为MBA群体及企业从业群体提供问题解决思路和决策参考理论。本期邀请重庆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MBA任课教师姜松博士,分享对于普惠金融的相关思考。

1

普惠金融主要服务“长尾人群”

中国MBA教育网记者:

普惠金融作为“十四五”时期和2035远景目标的重要方向,如何理解其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意义?

姜松博士:

我国经济社会现已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普惠金融主要以农民、低收入群体、小微企业等传统意义上“长尾人群”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它与“协调”和“共享”理念相契合。数字普惠金融作为金融创新业态,某种程度上是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标准。

从2035远景目标角度看,普惠金融与两个方面有密切关系。

第一,基本服务均等化。2035远景目标中,要使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长久以来金融服务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传统金融存在金融抑制和金融排斥现象。普惠金融关注的正是传统金融所排斥的“长尾人群”,对金融排斥问题有显著改善作用。普惠金融强调每个人都有获得金融服务的权利,这是平等参与经营发展的前提。另外,学界通过实证手段得出结论:普惠金融能够抑制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这与2035远景目标非常契合。

第二,抑制返贫。2035目标提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目前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了绝对贫困。但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相对贫困问题将一直存在。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是政策关注的焦点。普惠金融以金融手段,支持提升“长尾人群”的市场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具有可持续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返贫,提升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共同富裕的能力。

中国MBA教育网记者:

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沿线国家普惠金融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姜松博士:

中欧班列有助于推动金融开放。国际贸易频繁,势必面临支付问题。第三方支付公司都倡导出海战略,尤其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会有效带动支付业态发展。另外,随着对外交流密切,国人出海投资,涉及到货币兑换和收益问题,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良好契机。这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对于强化“一带一路”国家的联系,有非常大的助推作用。

姜松(受访者供图)

2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金融产品供需平衡

中国MBA教育网记者:

普惠金额解决不充分和不平衡问题,首要任务是什么?

姜松博士:

普惠金融的供给机构多元,但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乡村振兴战略引发人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很多金融机构如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等都有相应产品。但是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涉农业务占比较低,贷款对象不直接面向“长尾人群”。而商业银行大多业务都在城市,下层网点要么合并,要么退出。同时,农村商业银行存在脱农脱小现象,新型金融机构如资金互助社和村镇银行实力比较弱。所以导致需求和供给出现严重偏差。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金融只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就能实现产品供给。

金融机构撤出农村市场、缩小规模,这与农村经营中面临信息不对称问题密切相关。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思路,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就是解决金融机构面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第一,通过发挥政府作用,建立政府和金融机构协同机制。比如通过财政贴息等手段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引导金融机构供给普惠产品。由政府主导,开展信用村或信用镇评价体系。满足信任条件的信用村或信用镇,可优先得到金融服务。信用体系中的所有农户在贷款利率、服务或项目资金方面都可以优先获得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新型经营主体在市场开拓、绿色发展、产业示范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引领作用。而现有信用村或信用镇评价指标,都关注传统分散经营的农户,没有涵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需要极大改进。

第二,依靠市场力量。尤其要依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量。乡村振兴包含产业振兴和产业兴旺两个维度。产业兴旺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或者农超对接、订单农业等方式展开。无论哪一种组织形式,他们都是完整的利益综合体,是完整的供应链。农户和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已经结成利益同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几者已经构成完整的社会网络。依托产业所形成利益共同体,挖掘这个链条上的内生更新机制,而不是借助担保公司或者第三方,这个网络会更稳固,也更符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方针政策。通过发挥新型经营主体作用,让它给农户做担保,金融机构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三,借助数字化手段。借助数字化手段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比如前期信息审查。借助大数据,银行能够监测账户的现金流,可以看到账户每一期进账,很容易对农户进行授信,供给金融服务会十分便捷。所以数字化手段在涉农或普惠金融方面可以进一步强化。尤其为解决三农或者小微企业可能面临的金融约束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姜松(受访者供图)

中国MBA教育网记者:

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开市,这对普惠金融有怎样的支持力度?

姜松博士:

北交所的目的就是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

从类型来划分,有两类金融体系,一类是银行主导型。这种体系通过金融中介(包括银行)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中介有信息优势,能够撮合买卖双方和借贷双方。但是通过金融中介做普惠金融,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银行无论是效率还是资金支持额度都很有限,很难满足资金需求,难以达到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目的。

另一类是市场主导型。依托于资本市场,可以绕开中介直接融资,效率比较高,优势十分明显。资本市场有与生俱来的优势。一方面是效率优势。另一方面,风险偏好型投资者更看重中小企业的成长潜力。

所以北交所定位十分准确,给科技型、成长型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让它更好地发展。而且北交所的成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盘活资金流动性,给投资者带来激励作用,给中小企业带来新的生机。这个时间点设立北交所,也反映了国家金融体系从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的趋势。

中国MBA教育网记者:

数字技术为普惠金融提供了哪些新的发展思路?

姜松博士:

第一,对合格贷款人的审查。比如一些电商平台,借助大数据优势,能够快速为平台企业提供秒到账贷款服务。平台通过相应技术,可以监测平台商户的交易量、交易频次、履约能力,解决逆向选择问题。再如保险,通过运动类APP嵌入运动场景,为解决逆向选择问题提供基础。第二,数字技术为金融道德风险提供借鉴思路,如通过数字化监测账户现金流,及时提醒还款。

金融业不主动进行数字化改造,会面临很多困境。比如有些村镇银行没有网站或手机APP,怎么和其他金融机构竞争?怎么服务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目标?

另外也要看到,新型金融机构尤其数字金融机构,大多是科技公司跨界做金融业务,数字化无论是对学生的培养,还是就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我们要提早看到这些挑战,做好应对策略。

3

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中国MBA教育网记者:

乡村振兴是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当中发挥着什么样的效能?怎么去发挥效能?

姜松博士:

乡村振兴涵盖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五个维度。金融要发挥作用,必须围绕这五个维度。

第一,产业兴旺维度,金融机构应该多开发专注于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产品。对于新兴经营主体,更适合推出保理账户质押和囤货质押产品。对于农户而言,更适用于核心企业担保型模式,如订单农业融资模式。

第二,生态宜居角度,可以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产品开发。比如围绕农业领域如化肥施用、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人工种草和草畜平衡等领域,尤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领域,加大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风投等绿色产品的供给与创新,满足农业绿色发展、面源污染治理、生态农业等领域的金融服务需求。

第三,乡风文明角度,金融机构可以开展面向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知识宣传、专业素养培训,尤其防骗技能培训等。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比如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避免出现产品过度营销。另外,随着乡风文明维度拓展,乡村题材的艺术创作也引发金融服务新的需求。通过产品众筹平台,能够给乡村艺术家的创作插上梦想的翅膀,让他们全心全意专注于创作,不必为钱烦扰,这也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第四,治理有效角度,可通过“党建+金融”新机制探索乡村治理新形式。在信用村或信用镇评价体系中,没有涵盖新兴经营主体,忽略了党建因素。建议将党建因素融入信用村或者信用镇评价体系,通过党建发挥作用,构建金融机构更加完善合理的指标体系。另外,乡村振兴是长期工程,单一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不能满足庞大需求,金融机构之间应该通力合作,联合开发产品,满足乡村振兴的大需求。同时也要关注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和新型乡贤等基层治理群体,创新研发特色化金融产品。

第五,生活富裕角度,农村地区是投资理财的新兴市场,需要重点关注。以前正规金融产品少导致大家购买P2P等高风险产品。金融机构可以创新消费金融、理财、投资、保险、基金等多元产品,拓宽渠道谋划,满足乡村振兴中农业经营主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

姜松(受访者供图)

4

绿色是未来普惠金融的必由之路

中国MBA教育网记者:

当下社会背景下MBA学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未来绿色普惠金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姜松博士:

MBA同学有工作经验,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未来的看法都有自己的判断,他们年纪比全日制学生相对大一些,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对错是非。但MBA同学大多欠缺理论能力,很容易陷入“怎么做”、“为什么”的问题。另外,他的专业知识往往是碎片化的,对宏观或已有知识进行整合串联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MBA阶段的教育,更多是把他们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把知识孤岛变成知识图谱。同时,MBA同学在研究方法上相对比较薄弱。想要成为行业专家,就要掌握如计量方法、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升研究能力。尤其继续教育或者转向管理岗、决策层的MBA同学,更需要这些能力。

绿色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更高,产业在向绿色化转型,未来对环保类人才的人才需求非常大,两类人才可能是比较急需的。

一是绿色金融定价方面的人才。绿色金融具有典型的正外部性,是典型的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事情,需要从更大的时间尺度更长的生命周期来审视绿色金融产品,这就需要定价方面的人才。

二是绿色金融产品国际化标准制定人才。绿色产品中绿色的标准在哪里?比如国外的基金经理管理着不同国家的绿色金融产品,但是每个公司披露的有关绿色的信息和标准又不一样,这时候经理去做投资决策就很困难。

定价和标准制定这两方面的人才可能是以后的热点。目前高校缺乏制定金融标准的教学,更别说跨国金融标准。这方面的理论已经滞后于实践了,这两个应该是大家需要努力的方向。

中国MBA教育网采编

微信号:kyan2588(点击一键复制)
加微信好友,免费领取2022联考答案精准估分
推荐资料
答案已出!2022届管理类联考写作真题参考答案,快速估分尽快准备复试!
1.51M 下载 3289
快速估分,2022届管理类联考数学真题参考,快来对答案吧!
2.06M 下载 3145
2023届MBA提前面试一般四五月就会开始,MBA提面的申请资料要提前准备好。
730.84KB 下载 3037
新鲜出炉!2022届管理类联考写作真题解析,帮助你快速精准估分!
904.16KB 下载 2654
2023届MBA考研大战已打响,做好提前面试准备明年顺利上岸!
2.98M 下载 2639
答案来了!2022届管理类联考逻辑真题参考答案,免费快速精准估分!
2.57M 下载 2590
2023届管理类联考早已打响,专硕君在这里为所有MBA人送上一份高效的学习方法。
0.00KB 下载 2002
全真命题,高频考点要点全包括,非常适合最后阶段自我评估与提升!
1.11M 下载 1644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 2021-2023 EMBAhope 粤ICP备19104725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049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