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汇丰MBA创讲堂回归的第三期,邀请到了重磅嘉宾陆奇博士。陆奇博士长期在海内外创新创业领域躬身耕耘,横跨学界与业界,融合中国与海外经验。这次,陆奇博士带着他从10000+份早期创业项目申请中看到的机遇和挑战,与创讲堂的观众朋友们分享他的独特洞察,解答深圳创业者们苦苦追寻的问题。
1、“中国+技术”是最大机会
陆奇博士首先梳理了2020年以来世界格局的新变化。“黑天鹅”新冠疫情大幅加速了4种核心历史潮流:
第一,数字化的社会基础,比如远程办公线上教育,数字化成为如同公路铁路一般的基础设施;
第二,生命科学前沿,疫情推动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第三,可持续的新能源,大自然并不是免费的;
第四,全球经济发展和创新的重心从西方转移到亚洲。上述四个被加速的趋势,形成了世界的新格局。
“了解历史进程关键要理解深层的驱动力”,陆奇博士分享“大历史理论”,即世界是由能量和信息构成的,人类社会发展核心是能量和信息的组合,所做的一切都是减熵行为。
把这个最底层的原则映射到人类社会里面,人类永远追求知识和财富(财富指能够满足人类需求和欲望的通用能力),人类的历史永远在探索科学、开发技术、发展经济。科学是一个知识开发体系(systemofinquiry),核心是一组可以被否定的假设(falsifiablehypothesis),主要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在科学的基础上,技术不断自我演化,有可编程、可执行的两大特点,需要信息和能源通过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来改变自然现象。
因此,陆奇博士强调:“技术的本质定义是:技术是基于科学理论、用来改变自然现象、满足人类需求的一种能力。”而市场的特点是把每个人出于个人目的做的事情,变成对别人有用的。通过市场这个巨大的优化器,可行的事情能走得更快、影响更广。科学、技术、市场三者交互,推动社会往人类需求的方向发展。
陆奇博士以人类社会经历的不同体系来阐释信息和能源是历史发展的最深层结构。
第一个体系,农业时代,核心是太阳能,太阳核聚变带来了能够产生光合作用的免费能源,其信息过程相对简单,产出(农作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加上人的劳力、简单工具来实现的。产出被土地数量、土地产能(接收到多少阳光)所限制。
第二个体系,工业时代,核心是大规模生产和流通。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起初是煤炭通过机械方法转化能量,之后是将石油天然气变成电能。信息过程更复杂,对人的技能要求也更高,因此诞生了包括大学在内的一系列机构。
第三个体系,信息时代,由发明通用计算机开始,人类可以大规模地获取信息,通过计算来设计、模拟、预测等。这个时代创造财富的核心是通过数字化加上新的能源,应用新的技术,来快速地组合资源创造财富。在更短的时间内,以更少的能源,更大规模的资源组合,来满足人的需求,创造财富的速度大大提升。
在历史加速的新格局里,陆奇博士认为时代主旋律毫无疑问是“中国+技术”。中国过去40年的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中国+开放市场”,下一阶段是“中国+技术”。中国有密集的人才、开阔的市场、完善的供应链、多元化的结构(不同城市多个经济形态阶梯),中国结出的创新硕果,也非常适合溢出到其他情况接近的发展中国家。
2、重新判断技术、需求、市场
陆奇博士谈到,在任何历史环境下,创业的本质不变:用技术打造产品,用产品试探市场,满足人们需求,从而创造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只有技术上可实现、需求真实存在、市场能形成盈利,这三者同时满足时,创业成功概率最高。技术方面,技术稳定地、漫长地在发展。需求方面,虽然其基本结构很稳定,包括群体需求与个人需求,但最难的是判断现有需求和未来潜在的需求。市场方面,可参考结构化因素,比如产业链、上下游、供给需求等,还要看所处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国际环境、国内环境等。
技术判断,以数字化技术发展为例,由平台来驱动,由数字化的深度和广度而延伸。数字化平台分前台和后台,前台是人和数字化平台交互的能力,后台是整体计算的规模,包括信息的密度、信息总量、传播广度。历经PC互联网时代,当下是移动互联网和云时代,下一阶段将是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及5G时代,之后是AR、VR、脑机接口、量子计算、区块链等新前沿。技术驱动的创新是数字化和其它技术发展前沿的组合。
需求判断,“用户永不满足”,陆奇博士分析了新格局下C端和B端的不同需求。在C端,把人群分为老年人、中年人、小孩,每人每天24小时再分一下,他们不同时段在做什么,有什么需求?陆奇博士认为一些领域仍然存在刚需,通讯,未来异步视频通讯值得期待;社交,每一代人都不愿意和长辈用同样的社交软件;娱乐,新一代数字化的工具和流程能更有效地制作好的内容;教育和医疗,需求远远大于供给。
对于B端,陆奇博士认为虽然客户按体量可以分成大公司(大B)和小公司(小B),但任何企业的核心需求是一样的,即降低成本、提高产出。大B企业需要信息化和自动化,更长期是智能化,这个主流赛道核心要解决的是销售。而小B最强的刚需永远是获客。此外,企业之间的流通,包括产业互联网、供应链数字化,都是非常好的机会。陆奇博士特别提到了农业,农业数字化需要更多传感器埋在地里,而不靠电脑手机;因此,农业是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一起做,前景广阔。
市场结构判断,需求侧,中国的需求一直在往上走;供给侧,鼓励生育使人口增长,老龄化带来服务业机会,流通上物流、人流、信息流加速,疫情造成全球QE放水,但水放完了还要回归实体经济支撑。陆奇博士强调“人是推不动市场的,不要抱有培育市场的想法,只能顺势而为”。
3、创业的五个关键问题
陆奇博士希望创业团队能认真思考五个关键问题:到底决定做什么(what)?为什么这件事情有价值(why)?为什么现在是进场的好时机(whynow)?如何把这件事情做好(how)?为什么我们是能够做好这件事的团队(whyus)?
第一,决定创业做什么。从需求、技术、市场做综合判断,三者的交集才是好的创业方向。团队可以先观察、阅读、交流,再思考和梳理信息,对未来做出判断,比如两年以后行业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还缺什么新的企业,它的商业模式应该是怎样的。接着需要设立命题,这个命题大概是“我可以做出XX产品,用XX样的商业模式,建立一个XX样的创业公司”。然后尽快验证这个命题,做行业研究,访谈业内人士,并不断迭代想法。
第二,进行价值分析。需要做规模和成长速度分析,关注年复合增长率指标,建议选择年复合增长率30%以上、体量足够大的赛道。接着,分析赛道总体天花板,用P(使用价值)XQ(使用规模)。最后,分析获得价值的可能性,需要分析付费模式是什么,销售模式是什么,是否有足够渠道卖给客户。
第三,判断进场时机。不同阶段不同用户:最早期尝鲜的创新者信号价值未必重要;有远见的人喜欢新技术,对价格不敏感;务实的早期采纳者是技术产品成功的关键。有远见的人和早期采纳者之间存在鸿沟,需要选好时机跨越鸿沟。也可参考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新技术诞生后,社会特别关注,但一旦开始使用,发现体验不合格、价格还很贵,于是社会又进入唱衰期,唱衰期往往是进场的最好时机。以苹果为例,苹果不是第一个做手机、手表、平板电脑,但苹果选择的都是泡沫破灭、市场已被教育后的时间点进场。
第四,塑造团队壁垒。陆奇博士总结了几种常见壁垒:网络效应,即用户越多产品越好用,典型例子是社交产品,往往可以形成赢家通吃的市场;特殊能力,比如技术驱动型创业者通过专利形成壁垒;市场位置优势,ToB企业成功销售后客户由于切换成本高很难流失;品牌壁垒,需要较长时期才能形成。
第五,打造能胜任的团队。创始团队需要看得远,看得准;沟通能力,想清楚、讲明白是非常核心的早期能力;行动导向、解决问题的能力,创业每天都在解决新问题,快速解决是核心,任何问题都不要超过一个礼拜,大问题可以拆成子问题;长期的内在驱动力,除了获得财富还有什么坚持下去的动机?创始团队有了上述内核能力就可以不断引进新人才,并按需要建立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等能力。
写在最后,陆奇博士不仅自身履历精彩,还在奇绩创坛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创业团队,始终在科创领域躬耕不辍,俯首甘为孺子牛,祝愿奇绩创坛越办越好!
(本文来源于北大汇丰MBA,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硕神州”(即作者为专硕神州;下面的来源也是同样的道理)、“来源:MBAHOPE”、“来源:EMBAHOPE”、“来源:MEMHOPE”、“来源:MPAHOPE”、“来源:MPAccHOPE”的所有作品(或者专硕神州用其他转悠名义发布的作品),均为专硕神州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硕神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来源于专硕神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任何侵权或者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邮箱:yes@zhuanshuocn.com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